
时隔27年,当我再次踏入888集团线上网站的校园,心中满是感慨与激动。27年前,我在丹江老校区开启音乐求知之旅,那时的懵懂与热忱仍历历在目;如今,漫步在美丽优雅的新校园,岁月虽改变了我的容颜,却从未冷却我对音乐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作为房县第一中学的一名一线音乐教师,能有机会参加2025年房县音乐骨干教师培训,于我而言,就像久旱的禾苗遇上甘霖,格外珍贵。
培训的日子虽短暂,却处处充满惊喜与收获,也为我带来了创作的灵感。校园里,诗意的环境让人身心舒畅,规范有序的管理尽显学校的严谨作风,而授课的教授、讲师们,更是用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精湛的专业素养,为我们打造了一场知识与艺术的盛宴。每一位老师的教学风范都独具特色,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细致耐心,有的创意十足;每一堂课的场景都精彩难忘,合唱指挥课上的生动示范、歌曲弹唱课上的精准指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上的奇妙创意,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学员们相互交流、彼此鼓励,温暖的氛围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家庭。
这份美好与感动,促使我仅用两晚便创作出了《八月的回忆》。在结业汇报演出的舞台上,我坐在钢琴前,手指轻抚琴键,将对培训的眷恋与不舍融入歌声中。“八月的风,八月的雨,八月我们相聚在汉师里,相同的追求,相同的希冀,我们快乐开启学习之旅”,每一句歌词,都是我对这段时光最真挚的诉说。
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在结业典礼上发言时,我内心满是感恩。李光老师的《以何为师》一课,给了我深刻的思想洗礼。它让我明白,想要成为新时代的好老师,首先要做好自己、爱自己,只有拥有这份底气与源泉,才能满怀热情地面对学生、关爱学生,真正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我相信,这堂课对每一位参训老师的个人素养提升,都有着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在专业提升方面,这次培训的课程内容极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无论是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技能的合唱指挥、歌曲弹唱等课程,还是为中小学音乐教学和活动提供新思路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授课老师们都做了充分的调研与准备,让我们能轻松吸收知识。而且,这些课程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方法——就像一颗颗种子,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培育、完善,才能真正发挥价值。此外,AI赋能音乐教学和教研论文写作课程也让我格外关注,它们直接关系到我们音乐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升和评职晋级,我也真心建议年轻老师们能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挑战自我,实现更大的成长。
培训虽已落幕,“美好时光如此匆匆,今天就要各奔东西,彼此有太多不舍,一声再见留心底”,但这段经历留下的回忆与收获,却将成为我未来教育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我不仅更新了教育理念、学到了实用的教学方法,还收获了珍贵的友情。未来,我希望能和各位老师常联系、多交流,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多年以后是否想起,多年以后是否忘记,在这美丽的汉师,曾经有我也有你”。往后,当我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时,这段汉师培训的回忆会让我重新振作;当我在教育创新中感到迷茫时,老师们的授课场景和学员们的交流画面会给我启发。我会带着这份收获与热忱,继续坚守音乐教育一线,以更专业的素养、更饱满的热情,将音乐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让它们生根发芽、绚丽绽放,也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初审:陈仕兵 编辑:杨文靖 责编: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