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教学科研 -> 实践教学 -> 正文

【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汉师学子西藏实践纪实:用青春行动搭建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作者: 高蕊 发布时间: 2025-07-23 浏览次数:

7月11日至21日,888集团线上网站“边疆同心”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队在西藏博物馆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员围绕文化传播、公共服务、专题研学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累计服务游客超过300人次,用青春行动搭建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传递民族团结的力量。

开设藏文书法课堂。在博物馆儿童馆,实践队员精心开设藏文书法体验课堂。队员们一对一指导20余名儿童书写“吉祥”“团结”等藏文词汇,细致讲解藏文的笔画解析与文化背景,从藏文字母的起源到基本书写技法,孩子们在笔墨流转间感受藏族文字的优美与深厚内涵。

开设“民族纹样涂色课堂”实践队员为孩子们讲解藏族面具的色彩寓意(红色象征勇敢、蓝色代表智慧)、苗族蝴蝶妈妈传说以及京剧脸谱文化,引导他们自由创作。金色的面具眼睛、彩虹色的脸谱胡子……每一笔都充满童真与想象,在潜移默化中播撒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开展多语种咨询服务在游客服务中心,实践队员每日均处理各类问询150余项,内容涵盖展览导引、文化讲解与参观建议。实践队员创新推出汉、藏、英三语服务模式,有效破解沟通障碍,累计收集游客意见建议15条,为博物馆优化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

精心设计儿童互动活动实践队员为提升儿童参观体验,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收集小朋友对场馆设施与服务的偏好。围绕馆内场景设计了18个趣味问题,配合奖励机制,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让孩子们在游览探索中深化对民族团结的认知。

系统梳理藏族文化发展脉络实践队员参观“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在馆内专家带领下重点研学唐卡艺术、金铜造像及文献档案。队员们系统梳理藏族民俗文化与艺术发展脉络,形成详实的研学笔记,为后续文化创作与传播积累宝贵素材。

开展场馆维护服务实践队员协助馆方完成公共区域绿植养护与环境清理工作,记录后勤服务流程与规范化操作要点,协助做好博物馆日常运维,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品质与环境体验。

西藏博物馆负责老师对实践队员给予高度肯定,指出:“同学们在西藏博物馆的实践过程,努力做好传承文化、优化服务、研学探索等工作,也积极培育了自身的责任感。特别是将书法教学转化为文化启蒙,把游客咨询拓展为文化对话,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团队后期将借助新媒体手段传播藏族文化,进一步扩大实践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为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注入新的青春动能。

【初审:高蕊 编辑:杨文靖 责编:刘飞】